智能穿戴设备在生活中的戏份越来越多。手机厂商也想通过这个品类,留住更多用户,于是纷纷入局。一时间,可穿戴设备市场变得尤为热闹。
按理来说,更多厂商加入,市场总量上涨,对于本身就在这个市场的品牌来说是件好事。但事实却是,新入局的手机厂商们突飞猛进,扰得第三方厂商措手不及。
第三方可穿戴设备如何接招
对于用户来说,第三方品牌的智能手表、TWS耳机等可穿戴设备,如果没有什么“特长”,大概率不会成为第一选择。所以,对于小鸟音响、华米、出门问问这样的第三方品牌来说,危险与机遇并存。
第三方品牌正遭手机品牌围剿
影响消费者购买智能手机的因素很多,包括品牌、价格、拍照、游戏等等。然而,真正影响用户挑选可穿戴产品的主要因素只有品牌和价格。
这其实很好理解,可穿戴设备很难像手机那样成为独立的设备,即便厂商想尽办法赋予这些产品通话能力,独立运作的能力。但无论如何,脱离手机,这些设备存在的意义将大打折扣。所以消费者在挑选可穿戴设备时,必然将自己的手机品牌作为一个重要因素。
Apple Watch和AirPods是iPhone的最佳搭档
如果你是苹果用户,那么没有理由放弃兼容更好、稳定性更高的AirPods和Apple Watch,除非你在意它们的价格;如果你是华为用户,各价位段都覆盖到的FreeBuds系列和HUAWEI Watch就是不二之选。
消费者在选择配件产品时,率先想到的一定是自己在用的手机品牌。这其中不仅涉及消费者对手机品牌的认可,下意识认为“原配”就是最好的,同时也在考验第三方的品牌影响力。
像小鸟音响这样的品牌在音频领域摸爬滚打了11年,旗下产品包含了无线家用音响、蓝牙音箱、真无线耳机等多个品类,但是品牌声量始终不高,想要与手机厂商的TWS耳机竞争可以说困难重重。
和手机厂商较量 生态壁垒最难突破
除了品牌影响, 手机厂商通常会给可穿戴设备“加点料”。 手机厂商推出的这些“配件”,往往会做针对性的优化,把连接和稳定做进手机系统,而第三方产品则需要独立App才能更好的支持。
这一点在智能手表品类上表现尤为明显。智能手机和自家的手表配对往往步骤简单,而与第三方产品配对,不仅需要单独安装App,而且还需要一系列权限申请。
即便是华米这样包容性极强,iOS、Android通吃的品牌的产品,也需要经过一系列操作,多次调试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华米Amazfit GTR 2智能手表
这是手机厂商以“生态建设”的名义,修筑的一道壁垒,也是让第三方厂商最为头疼无奈的地方。作为和智能手机关系密切的配件产品,无论如何绕不过和手机相连的这道坎。而这道坎会有多高,则完全掌握在手机厂商手里。
此外,还有一些手机厂商会利用自家技术,针对TWS耳机类产品进行优化,提升耳机的音质效果。这样一来,其他品牌的手机连接这个品牌的耳机,不能发挥出后者最大效果,而该品牌手机连接其他品牌耳机,也不会有这种“特殊照顾”。
手机厂商对TWS耳机产品的“照顾”
这对于第三方可穿戴产品来说,无疑又多了一层阻碍。手机厂商自然希望建立起自己的生态壁垒,而无论TWS产品,还是智能手表,都是其中的关键。这已经不是单一的硬件比拼,而是真正的综合实力的较量。
诸如出门问问、华米这样的第三方品牌,也很难挣脱这道枷锁。好在前者还有谷歌技术支持,后者又身处小米生态,而像小鸟音响这样的第三方品牌,即便旗下TWS耳机在硬件上堆得很高,依然很难在软件上消除产品间的隔阂。
“动人的故事” 难抵高昂价格
国内用户的消费习惯或许可以培养,厂商通过一段动人的故事,亦或是拥有足够强势的技术,也能与手机厂商的产品争上一争。
比如索尼,虽然手机在国内市场无人问津,但是其独有的音频技术,倒是让耳机产品收获不少粉丝;再比如Bose,在音频降噪方面也是名声在外,依然有不少消费者买单。
而相比这些传统音频大厂,小鸟音响这样的第三方品牌就会显得单薄一些。动辄千元的价格不占优势,只能用“中国人拥有的丹麦品牌”武装自己。
大千元的价格并不便宜
LIBRATONE小鸟音响确实诞生于丹麦哥本哈根,最早以丹麦独特的设计风格作为卖点。不过到了2014年,该品牌被中国企业收购,生产制造和音频技术都在本土。
被收购之后,丹麦的传承还有多少姑且不论,单说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品牌、生态都不占优势,又要端起价格,这样如何走出手机厂商的包围圈呢?
写在最后:
手机厂商的入局,无疑拉动了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增长。许多像小鸟音响这样贸然闯入的厂商,正是因为看到了这样的机会。然而,想在这个市场分一杯羹,对于这些第三方厂商来说并不容易。
就拿小鸟音响的AIR系列真无线耳机来说,它瞄准了“高端”市场,价格抬得很高。产品本身的定位已经将它限定在一小部分人群之中,再加上音频技术难以跟传统音频大厂较量。这也导致品牌历史虽有11年之久,但在手机厂商和传统音频品牌面前,依然只是小字辈。
而手机厂商所谓的生态壁垒也越建越高,在这道高墙之下,第三方厂商的产品更难伸开手脚,有所作为。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留给第三方可穿戴设备厂商的空间会进一步缩小,手机厂商会拿下大块“蛋糕”,而只有真正有技术的第三方厂商才有机会与之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