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过去这一年,你都是怎么开会的?
12月25日,时值上线一周年,腾讯会议发布了《腾讯会议2020年度报告》。
回望这一年,有超过3亿场会在腾讯会议上进行,而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武汉,每两位武汉市民,就有一人用过腾讯会议;
为了抢回被“偷”走的时光,人们居家时早起,复工后晚归,开会高峰期从从上半年的9:08,变成了下半年的20:03;
连60岁以上的银发族,也在腾讯会议上开会了,开会场数达到1000万+。
《腾讯会议2020年度报告》
在即将结束的2020年,中国人的“开会”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出行受限的日子里,我们将会谈搬到了线上,这种工作方式乃至生活方式,不仅仅是影响了职场人,国人对于交流、高效沟通的渴望,更是被前所未有地激发出来。
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而科技的背面,是我们需要重新思考的问题:人与人如何更好的连接与沟通?
重新定义沟通
一位久未谋面的创业者,最近已经把体脂控制在安全系数以内。钛媒体编辑问他“如何做到的”,他说过去一年最大的改变,是去掉了一些无用的社交,锻炼的时间增多了。
可这位创始人手下也管着几百人,他的精力分配如何更高效?他向我展示了手机里安装的协同会议软件,“健身房里连麦就可以边锻炼边开会”,“外面快走、跑步的时候,也能随时接进语音啊”。
在线沟通工作已经成为他和团队在今年建立的新习惯。“开会一定得坐在办公室吗?” 这位创始人反问道。毫无疑问,这一年教会所有人最重要的一件事,可能就是如何找到更合适的沟通产品、如何找到更效率的工作方式。
人类进入了沟通的新时代,协同的方式也随之更新。提及开会,刻板印象是围着一张桌子,大家相互交流,然而,当互联网技术支撑的会议工具推陈出新时,开会的形式变得异常丰富,虚实同步已成为常态。
今年疫情突发初期,一家连锁企业,每天上午的管理晨会便是在微信群里进行,以前觉得线上沟通的诸多不便,都消弭在每日必须的工作安排中;一些跨国公司,日常与总部同步开会时,便是借助屏幕看到大洋彼岸的CEO;甚至连新闻发布会,无法到现场的嘉宾,也通过连线,在屏幕上演讲。
“沟通”(communication),是传播学上的一个古老话题,体现着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情感和交换思想的过程。如今,我们正身处网络时代,CNNIC第45次调查报告显示,截至今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9.0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64.5%。
人类沟通方式的历史演进,实质也是一部沟通中介或工具的迭代史。从最原始的、面对面的语言、肢体交流,到文字、印刷体为介质,再到模拟电子媒介(电话、电视)的出现,人类已经历经多次沟通革命,现在,我们正经历着又一次的沟通革命。这场沟通革命,为包括腾讯会议在内的很多创新产品的诞生提供了土壤。
走出“危机”的根本
我们从人与人的沟通模式,变成了人-机-人的方式,它极大地降低了人在面对面时的压力,暂避在虚拟世界中,获得片刻的自由和安全,另一方面,这种高效的沟通方式,又让人类陷入与机器打交道的孤独与冷漠中。
为了让视频会议更具有临场感,腾讯会议作了许多细节上优化,例如:联合腾讯优图实验室,开发“眼神接触”功能——因为摄像头处于显示器上方,与人眼之间形成夹角,我们常常呈现给对方向下看的感觉,无法实现面对面沟通中的眼神交流。腾讯会议利用AI算法,将对视线进行精细化微调,能让你看起来正在与对方进行眼神对视,让交流更自然、真诚和专注。
另外,人们开会的环境,从过去安静的会议室,变成各个触点,可能身处出租车、咖啡馆、家里、行走途中、公交地铁等场所,相对于传统视频会议,复杂环境对在线会议提出了更高要求。
腾讯会议便基于腾讯的天籁技术,精准消除在线会议通话过程当中的背景噪音,甚至是暴雨天雨点拍打玻璃的声音、会议室里咳嗽的声音、咖啡厅磨豆子的声音、微信在电脑上的消息提示音等很多平常大家没有太留意的噪音。
再者,当你身处高铁、地铁、隧道等场景,通信信号会忽然减弱,甚至没有时,腾讯会议采用了带内 FEC+PLC关键技术,能有效提升弱网下的适应性,提升通话稳定性。
腾讯会议现在具备的高清、稳定的通话质量,以及为了克服人机互动的冰冷感,力图做出一款温情、人性化的产品。
总之,在这魔幻的2020年里,尽管线下受阻,在腾讯会议里,我们看到了将会谈搬到线上、以确定的科技手段抵抗不确定的疫情变量的信念和勇气,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奋斗的痕迹,永远闪耀。
欢迎大家扫描下方二维码,来看看,你今年的开会“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