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美打压华为以来,国内芯片行业就格外被外界关注。一直以来,欧美等国牢牢控制着全球芯片技术,而中国却始终难以分上一杯羹。而中芯国际在21世纪初的横空出世,显然让无数国人看到了希望。
事实上,中芯国际的诞生离不开一个人:张汝京。这位曾在德州仪器工作了20年的业界强人,张汝京在香港回归那年回到宝岛台湾,并一手创办了晶圆代工厂世大半导体。然而,还没等他把台积电挑落下马,世大半导体就被台积电收购了。
憋着一口气的张汝京,很快就带领上百名中国台湾工程师在上海创立了中芯国际。这次张汝京依旧雄心不改:挑战台积电。有了世大半导体的教训,这次张汝京运筹帷幄,稳扎稳打,并成功将台积电逼近了墙角。
2006年,台积电量产65纳米制程震惊了业界。然而紧追其后,中芯国际则于2007年掌握了65纳米制程,一炮而红。让外界颇为瞩目的是,中芯国际65纳米仅小幅落后于台积电,这也是第一次希望的曙光照在了张汝京的身上。
同年,中芯国际拿下了国际半导体设计巨头Spansion的代工大单,为后者生产300mm(12英寸)、65纳米MirrorBit产品。65纳米生产能力获得国际巨头认可,挑落台积电似乎已近在眼前。
然而在黎明到来之前,中芯国际却遭到了台积电旷日持久的两场专利诉讼,结果惨败而归。而更加雪上加霜的是,第二次诉讼结束后不久,一代强人张汝京出走,结果导致好不容易缩小的技术差距再度被拉开。
举个例子,90纳米中芯落后台积电1年,65纳米落后2年,40纳米落后3年,28纳米整整落后6年。更可怕的是,如今台积电已开始量产5纳米,而曾经与台积电几乎并驾齐驱的中芯国际,追赶这个目标似乎更漫漫无期。
不过,随着另一位强人梁孟松于2017年加入中芯国际后,中芯国际进步神速:2019年量产14纳米,随后拿下了华为海思14纳米的大单;研发N+1、N+2工艺,成为7纳米“唯一追赶者”。相比于失去华为大单的台积电,如今中芯国际真的“有点忙”。
趁着国内芯片行业快速升温的“东风”,7月15日中芯国际登陆科创板,其市值迅速突破6000亿元,跃升为科创板第一股。而如今中芯国际A股市值突破了6309亿,港股市值则突破2400亿,毫无疑问,中芯国际已成长为连台积电都恐惧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