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大对华为的管制力度,在令华为陷入更为艰难的处境的同时,也让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其他企业感到担忧。但在其他领域,我国捷报频频,不仅成功打破西方的技术封锁,更在极大程度上鼓舞了为中国科技而奋斗的人。
6月23日,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助力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自此,
我国北斗系统第
55颗导航卫星“入列”,这意味着中国航天科研团队长达20
年的部署完美收网
,一代航天人的努力也被写进历史。
根据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
5月发布的数据,预计2020年中国卫星导航定位服务业总产值超4000
亿元
。要知道,在没有北斗之前,我国的定位服务业一直被美国GPS垄断。
如果现在依然没有北斗系统,这个庞大的市场将继续被美国吞噬。但如今北斗系统不仅成功“上线”,而且还更新至第三代,
北斗三号的定位能力可以达到厘米级,服务范围也不再局限于中国,而是覆盖全世界,这意味着北斗将会成为美国GPS
强大的竞争对手
。
而
这个竞争对手如今已经成功同
137
个国家签下了合同
。据相关资料显示,
中国北斗卫星在
130个国家被观测的频率大于美国GPS
,而且相比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以及欧盟的伽利略,中国北斗的观测精度和信号稳定度都占有一定的优势。
此前,北斗就已经在民用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现在的北斗三号,将推动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高速发展。提及此,就不得不说到由阿里巴巴集团和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联合打造的基于卫星定位、云计算以及大数据技术的位置服务开放平台——千寻位置。
千寻位置是北斗系统的首个应用平台,早在2018年9月,
千寻位置的总用户数量突破
1.9亿,其服务更是已经覆盖了230
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未来,千寻位置基于北斗系统的成熟和升级,网友将北斗服务推广至世界各地,让北斗系统的用户遍布全球。
对于国家耗时20年打造的北斗系统,你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