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浪财经报道,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5月15日发布的财报显示,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近90%,因新冠病毒大流行破坏了生产,并打击了苹果及其他主要客户的需求。
该公司一季度净利润为21亿新台币(约合7025万美元),远低于接受Refinitiv调查的14位分析师88.8亿新台币的预测中值。而净利润暴跌的主要原因是苹果今年出货量显著下滑导致的订单减少,加上疫情导致的公司支出大幅度上涨。
一方面,因疫情原因,苹果全球供应链紧张,苹果手机销售受阻,富士康订单收入锐减。
作为全球最大的代工电子产品制造商富士康,长期以来一直是苹果最大的供应商,自2007年苹果智能手机首次亮相以来,富士康代工产量占到了iPhone产量的50%以上。
这也意味着,富士康对苹果等公司已经形成深度依赖。
事实上,富士康在其招股书中也提示了这方面的风险。公司的主要客户包括亚马逊、苹果公司、ARRIS、Cisco、戴尔、惠普、华为、联想、NetApp、诺基亚、nVidia等,皆为全球知名电子行业品牌公司。前五名客户的营业收入合计数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6.81%、78.63%和72.98%;综合毛利率分别为10.5%、10.65%和10.14%。
另一方面,富士康曾经凭借人工成本低的红利获得了全球科技企业大量订单。但此次新冠病毒疫情导致富士康在中国的工厂一度招工复工难,停止了生产活动。
为了iPhone9如期交付,今年2月,郑州富士康厂区推出返岗激励措施,符合条件的在职员工,每人可获3000元奖励。随后,为加大复工力度,郑州富士康更改最新奖励政策:新入职员工在满足相关条件后可获现金7000元。
显然,疫情拖累了iPhone的销量,也拖累了富士康生产iPhone的产能。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苹果手机在华出货量从2019年2月的127万台下滑至49.4万台,同比下滑60%。
近日,据日经新闻报道,苹果公司授意中国大陆大型电子制造服务(EMS)企业——立讯精密工业参与投资iPhone金属机壳供货商——可成科技,希望能够扶持立讯精密以挑战富士康长期在电子组装业的市场定位。
报道称,立讯精密已经和可成洽谈投资事宜一年多,并在近期进入了更深入的一轮谈判。如果这笔投资交易能够达成,它将使得立讯精密有能力生产高品质金属外壳,获取智能机组装的专有技术,向着成为内地版富士康更近一步。此举最终可能有助于立讯精密获得一部分iPhone生产订单,该手机每年的出货量约为2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