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老板,我来公司三年了,比我晚来的新同事小张都涨到10000+了,凭什么我兢兢业业,却6000块,我要您给我个理由。”
此刻我坐在老板的对面,跟他谈关于涨薪这件事情。
老板似乎看到我眼睛里充斥着的“抱怨”与“怒火”,他只是端起了桌子上的茶杯,喝了一口,然后淡淡的的瞥了一眼手表。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我有些“自惭形秽”了。
老板说:“你去找一下你的简历,在公司人事部那里”,然后我犹豫了一下,就按照老板的吩咐照做了。
匆匆忙忙的拿来了那张有些泛黄而且仅有一页纸的简历,递给了办公桌对面的老板。
此刻,老板又拿起了放在桌子上的另一份简历,那一幕,到今天我都记得清清楚楚。
那份简历足足有好几页,而且最直观的就是那份简历比我的好太多了。
老板说:"还记得你刚来的时候吗?那个时候你每天都很认真,即使你的业务不是最好的,但是态度好过当时很多老员工。
你不会,我就手把手教你,你凭着对工作的热情,后来也顺利的拿下了销冠。
可是后来你也变得“油腻”了,不再像以前那样有热情了,业绩一直下滑。
而你再看看小张不但连续半年拿销冠,做事情有条有理,要不是看到你是公司的“老人”,辞退报告早就给你送过来了。
其实在职场上,一个人的价值往往体现在个人业绩上面,靠吃工龄的日子过去了。
企业运作也需要成本,也需要员工提供价值,而不能创造价值的员工就会被早早淘汰出局。
02
“老板只看结果”
“我36岁了,除了收费我什么都不会!”,之前说这段话的大姐丢工作的事情,让我们值得深思。
事实上,太过单一的工作做久了,往往会成为了“温水里的青蛙”。从而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被淘汰。
寒暑假的时候,我多半时间花在了去工厂打工,而流水线上的生活真的很枯燥。
每天做着重复的动作,没有办法接触到新的知识,日子久了,很容易和社会脱节。
把一件事情做好不容易,但只要坚持下去,找到正确的方法,一切也就迎刃而解。
1.在工作的时候多去了解自己工作的本质,看自己能否在工作中有所收获和进步。
2.没有深度思考的做事和没有方法的努力结果往往差强人意,所以找对方法很重要。
3.向公司里同一部门的第一名学习,学习他的方法,然后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可行的计划和方案。
4.在工作中要清楚自己的重点在哪里,考核标准是什么,这样才能避免无效率的工作。
未来你能决定你跟老板谈工资的条件也就在于你的业绩,而业绩就是考核你的唯一标准。
03
“不做无用功”
在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中,贺涵对罗子君说:
你来工作是赚钱的,不是来交朋友的,如果能交到朋友那是惊喜,交不到朋友那才是正常的。现在做到韬光养晦很重要,做好自己的业绩,任人评说,你自己业绩做好了,自然会有人来成为你的合作伙伴。
公司里你通常会看到两种人,一种是按时下班打卡把业绩做的好的人,而另一种则是加班到很晚,却没有结果的人。
对比
(计划VS加班)
1.经过调查发现按时下班的人每天都有详细的计划,而且把重点划分的很清晰。
2.而那个加班的同事没有详细的计划安排,导致繁杂的工作越做越多。
3.在公司工作提高效率真的很重要,要多和公司的前辈请教,交流。这样对个人工作效率的提高是有很大帮助的。
同时也要做好每天的计划,划出重点,这样可以避免很多的繁杂事务延误时间,有条理的计划会让你脱离无效率的工作。
04
“努力让自己无可取代”
“你一定要做到可以取代任何人,然后在考虑任何人都不可以取代你”
职场是残酷的,当你离开一家公司时,你就会发现即使你离开了,也会有新人接替你,你会发现其实你也没有那么重要。
贺涵对罗子君说:
“你的职场核心技能决定了你处于什么地位,未来能走多远。无论你现在所做的工作是什么,努力提升你的职场力”。
别人会的,你要做的比他更好更全全面,别人不会的你要会,你要时刻准备取代任何人,再让自己无可取代,这样你才能所向披靡。
在职场上先不要急于谈钱,先让自己变得有价值,然后做好取代任何人的准备,让自己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