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客优

1234
PC的战略价值,是否到了重估的时候?
2020-06-01 来源:观察者网 阅读:687

近日,著名财经杂志《福布斯》刊文:“疫情发生后,美国大型零售店的笔记本电脑,卖到缺货”。口罩短缺可以理解,为什么笔记本也供不应求?

为了防止新冠病毒传播,美国科技巨头脸书、苹果、谷歌,决定让员工在家办公,数据统计、软件编程,这些工作手机做不了,还得依靠电脑,需求量突增是必然。从谷歌内部已经传出消息,没有足够的笔记本供新员工在家办公了。

疫情爆发后,让我们站在更高的角度来思考PC的价值。就像我们每天吃的盐,看似普通,在古代却关系到王朝的兴衰。西汉的《盐铁论》里面说:抓住了盐,就能国富民强,国家才有足够的财力,反抗外敌入侵。

周朝灭商后,将大量的土地分封给贵族。但是有一个地方不在分封之内,那就是解池。它位于山西运城,又被称为河东盐池,是我国著名的产盐的地方。在海盐、井盐提炼技术,没有成熟之前,谁掌握了河东盐池的控制权,谁就掌握了各国的经济命脉。周王室用这样的手段,来控制诸侯。后来,齐国崛起称霸的原因之一,就是摆脱了依赖,自产海盐。秦国和楚国对巴蜀的争夺,也是因为这个地方盛产井盐。正是因为关系到国家命脉,从春秋战国到新中国成立,盐业都是官营的,私下销售会被严厉惩罚。

看似普通糖,同样也曾是战略物资。明治维新前,日本没有对外开放,通过西班牙葡萄牙进口砂糖,到了第八代将军德川吉宗时代,为了购买砂糖,消耗了大量的金银。甲午战争后,台湾被殖民,成为了日本最大的砂糖产地,支撑起日本军队对外扩张的野心。

笔记本电脑,就跟盐和糖一样,看起来普普通通,在关键的时候,如果被断供,后果不敢想象。

如今,在美国疫情最严重的纽约州,感染人数36万,死亡病例近3万。州长科莫为了争取更多的医疗物资,已经和白宫隔空交锋了数回合。在通报会上,他拿起桌上的N95口罩,“太难以置信了,这东西一点也不复杂,我们竟然还要从中国进口,难道我们自己生产不出来吗?”。在格林维尔-斯帕坦堡机场(Greenville-Spartanburg Airport)的停机坪上,共和党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背对着中国援助的150万只口罩,“我们想要美国制造,我们不想依赖中国”。

我之前提到过,过去几十年,美国去工业政策执行的非常好,国内只剩下虚拟经济,连口罩都生产不了。为了让制造业回来,两任总统已经尽职尽责。2013年,奥巴马在迈阿密港口发表演讲,宣传美国制造,突然一阵风吹过,贴在身后巨型起重机上的国旗被吹走,露出四个大写的字母“ZPMC”,上海振华重工。特朗普直接采用“胡萝卜加大棒”政策,逼迫福特、宝马、大众、丰田,把生产线搬回来。为什么掌握高端制造的美国,呼吁基础产业回流?完整的供应链才能保证国家安全,新冠疫情教训让各国都认识到这点。攻坚高端技术固然重要,但像电脑组装等基础产业也不能放弃。疫情期间,个人电脑需求大增,如果没有国产电脑,依赖别人,就可能被卡脖子。值得警惕的是,在中越最大陆上口岸广西凭祥,每天有大量来自珠三角的零部件,被运往越南组装,销往全世界。外界也纷纷猜测,它会不会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

2013年,奥巴马在迈阿密港口发表演讲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助推英国崛起,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机助推美国崛起。个人PC机也像水和电一样,是现代社会的基石,有了它才能搞科研,搞技术。这么重要的工具,如果直接从外面买的话,安全性能保证吗?半个多世纪以来,瑞士一家名叫Crypto AG的公司,为全世界提供加密设备,该公司背后的金主就是美国中央情报局。斯诺登也曾揭露,美国情报部门利用苹果、谷歌等公司的产品,监听全世界。为了能安全高效地推动经济发展,中国需要有自己的电脑。

对于“提升国内PC消费量”的观点,我是赞同的。将整机市场规模做大,可以支撑上游企业自主研发。不久前,一家权威调研机构发布报告,微软公司的Window 10操作系统,占据全球近一半的市场份额。为什么它的系统受到全世界欢迎?1981年,美国计算机巨头,IBM公司选中微软公司,为它的第一台PC机编写操作系统。为了赶时间,微软就花了5万美元,从一个程序员那里,买了一个操作系统,拿回来修改。结果没想到,IBM使用了这种系统后,出奇的成功,PC机市场越做越大。微软的业绩飙升,1983年,已经达到了1亿美元。凭借PC机的大发展红利,微软在全美推广自己的操作系统,惠普、戴尔等公司也纷纷采用,系统随着这些电脑产品,也被销往全世界。无论是班农(Steve Bannon),还是卢比奥(Marco Rubio),已经多次威胁,要与中国脱钩,如果这种情况发生的话,像操作系统这样的关键产品,就无法从美国采购。中国必须培育自己的市场,扩大内需,提高PC整机的消费量,保障上游企业发展。

在大多数人眼里,PC机早就是夕阳产业,哪还有什么市场啊。这话要放在美国,是对的,因为他们一百户人家中,90家都有电脑,但我们国家还没有达到这么高水平。今天中国93%的家庭,96%的行政村已经通了光纤,4G的覆盖超过了98%,应该说网络已经解决的很好了。终端手机用户超过了11亿,也就是说广大农村地区智能手机也不再是问题。但是电脑的普及率差距非常大,农村与城市差了50个百分点,根据中国社科院统计,我国农村电脑渗透率每一百户29台,城镇每一百户80台。乡村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

有人可能会反驳,普及率低不能说明有推广的必要,使用手机更方便快捷。那么,问题出现了:电脑与手机相比,有什么不可替代的特点吗?至少办公层面不可替代。手机是生活和娱乐的工具,电脑是生产工具。对农民来说,用手机玩个游戏、看个视频、买点东西,确实方便。但要是开个网店,卖点农产品,需要管理后台,上传图片,这些操作,电脑显然比手机灵活。电脑作为更新的生产力工具,可以提高贫困人口的致富能力。

事实上,PC的屏幕更大,在不同功能的软件中切换和互动都更加便利和快捷,软件功能本身也更加强大。在可以预见的未来,PC仍然是使用ICT技术解决问题的最好工具。使用者操作PC的水平越高,他们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就越强,生产力就越强。

疫情发生后,当我们都在为线上教育点赞的时候,有人注意到农村的孩子是怎么上网课的吗?几个月前,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高中学生,冒着严寒,蹲在山坡上上网课的视频,刷遍朋友圈。表面看是催人奋进的故事,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数字教育鸿沟。疫情期间,中国教育台4频道专门开设课堂,解决贫困地区学生的学习问题。但这仅是治标,并不治本。提高PC的普及率,才能让更多的人享受数字化红利。

道客优(www.daokeyou.top)提醒:本网站转载【PC的战略价值,是否到了重估的时候?】文章仅为流传信息,交流学习之目的,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凡呈此道客优的信息,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转载信息的完整性,如原作者对道客优转载文章有疑问,请及时联系道客优,道客优将积极维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