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鲸网原创出品,首发资鲸网,转载请加资鲸(ID:zijingkeji)。
封面图片:盾构机全景图(来源:腾讯科技)
【前言】一个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现代化工业进程的推进,离不开装备制造业。它是一个国家制造业实力的高度体现。
装备制造业是为经济各部门进行简单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装备的各类制造业的总称,是工业的核心部分,承担着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工作母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重任,可以说它是工业的心脏和国民经济的生命线,是支撑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石。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开始加紧装备制造业的部署,东北地区是我国最早的装备业制造基地。
盾构机是国家公路、铁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工具设备。盾构机在装备制造业中处于重要的地位。我国自“十一五规划”至今,各类交通设施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高铁建设,截止2020年底,全国铁路新增运营里程超过4800公里,进一步织密了“八纵八横”高铁网。
截止2020年底,我国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3.8万公里,排名全球第二,其中高铁通车里程更是达到3.98万公里,位居全球第一,这个通车里程相当于全球第2名西班牙的7.4倍左右。
国产首台高铁大直径盾构机2016年9月29日长沙下线(来源:新华社)
一、认识盾构机
1.盾构机释义
盾构机(英文名称:shield machine)是一种使用盾构法的隧道掘进机。盾构的施工法是掘进机在掘进的同时构建(铺设)隧道之“盾”(指支撑性管片),它区别于 敞开式施工法。
国际上,广义盾构机也可以用于岩石地层,只是区别于敞开式(非盾构法)隧道掘进机。而在我国,习惯上将用于软土地层的隧道掘进机称为(狭义)盾构机,将用于岩石地层的称为(狭义)TBM。
盾构机根据工作原理一般分为手掘式盾构,挤压式盾构,半机械式盾构(局部气压、全局气压),机械式盾构(开胸式切削盾构,气压式盾构,泥水加压盾构,土压平衡盾构,混合型盾构,异型盾构)。
2.工作原理
盾构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就是一个圆柱体的钢组件沿隧洞轴线边向前推进边对土壤进行挖掘。该圆柱体组件的壳体即护盾,它对挖掘出的还未衬砌的隧洞段起着临时支撑的作用,承受周围土层的压力,有时还承受地下水压以及将地下水挡在外面。挖掘、排土、衬砌等作业在护盾的掩护下进行。
3.功效特点
根据德国工业4.0相关文献描述,盾构机的工作效率是普通隧道掘进设备的10倍以上,且施工难度大幅减少、安全性大幅提高。虽然盾构机成本高昂,但可将地铁暗挖功效提高8到10倍,而且在施工过程中,地面上不用大面积拆迁,不阻断交通,施工无噪音,地面不沉降,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不过,大型盾构机技术附加值高、制造工艺复杂,国际上只有欧美和日本的几家企业能够研制生产。
盾构机问世至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其始于英国,发展于日本、德国。40年多来,通过对土压平衡式、泥水式盾构机中的关键技术,如盾构机的有效密封,确保开挖面的稳定、控制地表隆起及塌陷在规定范围之内,刀具的使用寿命以及在密封条件下的刀具更换,对一些恶劣地质如高水压条件的处理技术等方面的探索和研究解决,使盾构机有了很快的发展。盾构机尤其是土压平衡式和泥水式盾构机在日本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实际工程的需要发展很快。德国的盾构机技术也有独到之处,尤其是在地下施工过程中,保证密封的前提以及高达0.3MPa气压的情况下更换刀盘上的刀具,从而提高盾构机的一次掘进长度。德国还开发了在密封条件下,从大直径刀盘内侧常压空间内更换被磨损的刀具。
盾构机的选型原则是因地制宜,尽量提高机械化程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二、盾构机的发展历程
1.分类
盾构机,全名叫盾构隧道掘进机,是一种隧道掘进的专用工程机械,现代盾构掘进机集光、机、电、液、传感、信息技术于一体,具有开挖切削土体、输送土碴、拼装隧道衬砌、测量导向纠偏等功能,涉及地质、土木、机械、力学、液压、电气、控制、测量等多门学科技术,而且要按照不同的地质进行“量体裁衣”式的设计制造,可靠性要求极高。盾构掘进机已广泛用于地铁、铁路、公路、市政、水电等隧道工程。
⑴半敞开式
手掘式及半机械式盾构均为半敞开式开挖,这种方法适于地地质条件较好,开挖面在掘进中能维持稳定或在有辅助措施是能维持稳定的情况,其开挖一般是从顶部开始逐层向下挖掘。若土层较差,还可借用千斤顶加撑板对开挖面进行临时支撑。采用敞开式开挖,处理孤立障碍物、纠偏、超挖均为其它方式容易。为尽量减少对地层的扰动,要适当控制超挖量与暴露时间。
⑵机械切削式
指与盾构直径相仿的全断面旋转切削刀盘开挖方式。根据地质条件的好坏,大刀盘可分为刀架间无封板及有封板两种。刀架间无封板适用于土质较好的条件。大刀盘开挖方式,在弯道施工或纠偏是不如敞开式开挖便于超挖。此外,清除障碍物也不如敞开式开挖。使用大刀盘的盾构,机械构造复杂,消耗动力较大。
⑶网格式
采用网格式开挖,开挖面由网格梁与格板分成许多格子。开挖面的支撑作用是由土的粘聚力和网格厚度范围内的阻力而产生的。当盾构推进时,土体就从格子里挤出来。根据土的性质,调节网格的开孔面积。采用网格式开挖时,在所有千斤顶缩回后,会产生较大的盾构后退现象,导致地表沉降,因此,在施工务必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盾构后退。
⑷挤压式
全挤压式和局部挤压式开挖,由于不出土或只部分出土,对地层有较大的扰动,在施工轴线时,应尽量避开地面建筑物。局部挤压式施工时,要精心控制出土量,以减少和控制地表变形。全挤压式施工时,盾构把四周一定范围内的土体挤密实。
2.盾构机的发展史
盾构工法的设想19世纪初产生于英国,至今已有200年的历史。盾构工法问世以前隧道施工主要靠开挖法。但就城市隧道施工而言,开挖法存在受地形、地貌、环境条件的限制;开挖法给城市交通带来极大不便;开挖产生的地层沉降较大;施工机械的噪声和振动;施工对环境构成的污染等诸多不利因素。
18世纪未英国人提出在伦敦地下修建横贯泰晤士河隧道的构想,并对具体的掘削工法和使用机械等问题做了讨论。到1798年开始着手希望实现这个构思,但由于竖井挖不到预定的深度,故计划受挫。但横贯泰晤士河隧道的设想与日俱增,4年后Torevix决定由另一地点建造连结两岸的隧道,随后工程再次开工。施工中克服了种种困难,当掘进到最后30m时,开挖面急剧浸水隧道被水淹没,横贯泰晤士河的设想再次破灭,工程从开工到被迫终止用了5年时间。横贯泰晤士河的计划在以后10年中未见显著进展。
1818年Brunel观察了小虫腐蚀木船底板成洞的经过,从而得到启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盾构工法,并取得了专利。这就是所谓的开放型手掘盾构的原型。Brunel对自己的新工法非常自信,并于1823年拟定了伦敦泰晤士河两岸的另一条道路隧道的计划。随后,这个计划由当时的国会确认,工程于1825年动工。隧道长458m,隧道断面为11.4m×6.8m。工程进展顺利,但因地层下沉,致使工程被迫中止。但Brunel并没有因此而灰心失望,他总结了失败的教训,对盾构做了7年的改进,后于1834年工程再次开工,又经过7年的精心施工,终于在1841年贯通隧道。Brunel在该隧道中采用的是方形铸铁框盾构。自Brunel向泰晤士河隧道挑战到隧道峻工前后经历了20个春秋,Brunel经过不懈的努力,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最后取得了胜利。此时,他已是72岁的老人。Brunel对盾构工法的贡献极为卓著,这是后人的一致公论。
自Brunel的方形盾构以后,盾构技术又经过了23年的改进,到1869年建造横贯泰晤士河上的第二条隧道,首次采用圆形断面,外径2.18m,长402m,这项工程由Burlow和Great两人负责。Great采用了新开发的圆形盾构,使用铸铁扇形管片直到隧道掘削结束未出任何事故。随后Great在1887年南伦敦铁道隧道施工中使用了盾构和气压组合工法获得成功,这为现在的盾构工法奠定了基础。从起初Torevix反复失败和受挫折,到引出Brunel的盾构工法,及进而改进成为Great的盾构工法前后经过80年的漫长岁月。
英国工程师Isambard Kingdom Brunel设计的当时世界最长的铁路隧道—大西部铁路线(来源:百度百科)
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盾构工法相继传入美国、法国、德国、日本、苏联等国,并得以不同程度的发展。美国于1892年最先开发了封闭式盾构;同年法国巴黎使用混凝土管片建造了下水道隧道;1896年-1899年德国使用钢管片建造了柏林隧道;1913年德国建造了断面为马蹄形的易北河隧道;1917年日本采用盾构工法建造国铁羽越线,后因地质条件差而停止使用;1931年苏联用英制盾构建造了莫斯科地铁隧道,施工中使用了化学注浆和冻结工法;1939年日本采用手掘圆形盾构建造了直径7m的关门隧道;1948年苏联建造了列宁格勒地铁隧道;1954年中国阜新建造φ2.6m的圆形盾构疏水隧道;1957年中国北京建造了φ2m、2.6m的盾构下水道隧道;1957年日本采用封闭式盾构建造东京地铁隧道。总之在这50-60年的时间里盾构工法虽然也有进步,但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盾构工法在世界各国得以推广普及。
20世纪60-80年代盾构工法继续发展完善,成绩显著。1960年英国伦敦开始使用滚筒式挖掘机;同年美国纽约最先使用油压千斤顶盾构;1964年日本埼玉隧道中最先使用泥水盾构;1969年日本在东京首次实施泥水加压盾构施工;1972年日本开发土压盾构成功;1975年日本推出泥土加压盾构成功;1978年日本开发高浓度泥水盾构成功;1981年日本开发气泡盾构成功;1982年日本开发ECL工法成功;1988年日本开发泥水式双圆搭接盾构工法成功;1989年日本开发HV工法、注浆盾构工法成功。总之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开发了多种新型盾构工法,以泥水式、土压式盾构工法为主。
3.我国盾构机发展概况
⑴自主之路:从无到有
“目前国内市场上已经没有纯进口的盾构机了。国产盾构机,无论是性价比还是技术含量都不输进口货。”中铁工程装备集团盾构制造有限公司党群工作副部长郝路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可就在十年前,中国的盾构机还严重依赖进口。据郝路平介绍,中国隧道施工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主要采用人工挖掘,“钢钎加大锤,打眼再放炮”的原始方法;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利用钻爆法原理,采用风钻打眼,再使用轨道翻斗车运输,机械化程度有了提升,但主要还是靠人力;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仍然利用钻爆法原理,但是机械化水平更高了一些,开始采用凿岩台车进行钻眼作业,同时配以衬砌模板开展大型机械化施工;
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面采用盾构机开展作业,机械化程度全面提升。
1997年,中国首次从德国引进了两台盾构机,用于挖掘西康铁路秦岭隧道。当年,一台进口盾构机的售价高达3亿元人民币,直到2008年之前,中国的盾构机严重依赖进口。外方对技术实行垄断,维修保养时不允许中方参与,维修所需工时也完全取决于外方,严重影响中方工程进度。
为了摆脱窘境,2002年8月,“中铁装备”成立了一支由18人组成的研发团队。经过6年的技术攻坚,中国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合式盾构机于2008年成功下线,首次应用于天津地铁项目,实现了由“用盾构到造盾构”的转变。
⑵腾飞之路:从有到优
首台国产盾构机研制成功后的十年,是中国盾构机产业迅猛发展的十年。这一切,从中铁装备的发展时间表就可以看出。
2013年12月,中铁装备成功研制了超大断面矩形盾构,主要用于城市下穿隧道和地下停车场的施工;
2016年2月,中铁装备成功研制出世界最小直径3.5米硬岩盾构机;
2016年10月,中铁装备为蒙华铁路白城隧道专门定制的马蹄形盾构——“蒙华号”盾构机顺利始发掘进,标志着中国在异形盾构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接下来,中国最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机、中国最大直径硬岩盾构机、中国最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纷纷问世,中国自主研发的盾构机从有向优迈进。郝路平说,近年来,中铁装备的研发团队一直根据不同的项目需求来进行研发和定制,盾构机的技术也在不断地突破。
中国制造的盾构机渐渐受到海外客户的青睐。2013年1月,中铁装备为马来西亚设计制造的中铁50号盾构下线,应用于吉隆坡地铁项目。2015年,中铁装备一次性签订6台7.54米直径的土压平衡盾构机采购合同,设备应用于11公里长的以色列隧道项目。2016年,中铁装备向新加坡提供10余台盾构机,用于其地铁项目建设。
据了解,“春风号”之后,中铁装备的大直径盾构机订单越来越多。中铁装备已经掌握了直径15米以上盾构机的制造技术,而目前世界上直径最大的盾构机是17米。郝路平满怀信心地告诉记者,“只要客户有这样的需求,我们未来也会生产17米直径的盾构机” 。
2018年下线的国产最大直径15.08米泥水平衡盾构机“春风号”(来源:央视网)
⑶自主创新:走向世界
目前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盾构机是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国产“863”系列盾构机。
2007年7月,北方重工集团董事长耿洪臣与法国NFM公司原股东正式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以绝对控股方式成功结束了历时两年的并购谈判,使北方重工拥有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全系列隧道盾构机的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
2015年11月14日,由中国铁建重工集团和中铁十六局集团合作研发的中国国产首台铁路大直径盾构机在长沙下线,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打破了国外近一个世纪的技术垄断,将加速中国快速城市化和大铁路网建设的步伐。本次下线的大直径盾构机开挖直径8.8米,总长100米,每台售价比进口同类产品便宜2000万元以上,性价比高,可靠性好,能够适用于多种复杂地层,下线后将服务于广珠城际轨道交通线。
2018年3月13日,由中国自主研发的出口海外超大直径盾构机在中交天和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总装车间下线,这台直径达12.12米的超大直径泥水气压平衡盾构机,将用于中国在海外最大的盾构公路隧道项目——孟加拉国卡纳普里河底隧道工程,这也是南亚地区投入使用的最大直径盾构机,终结欧美垄断。
2019年2月23日,中铁装备集团两台土压平衡盾构机成功通过现场验收,正式交付日本西松建设公司,两台设备将用于新加坡地铁6号环线C882项目。此次验收的“中铁647号”“中铁648号”是中铁装备首次为日本客户提供的盾构设备。两台盾构机刀盘直径6.67米,设备总长约98米,总重约632吨,具备在半径200米内的水平转弯能力,属于“小而强”的盾构机。
作为中国装备“走出去”的高光时刻,这两部盾构机从零件到组装完成的全过程也被镜头记录下来。几乎就在交付日本公司的同时,经过新华网剪辑的盾构机生产全流程视频也在YouTube上热播,并在新加坡的网络论坛引发热议。甚至有新加坡网友发出这样的惊呼“难道我们不才是发达国家吗?为什么造不出这样的机器”?
惊诧的新加坡网友可能想不到中国生产的盾构机不仅质量上非常优良,具有稳定性好、恶劣地质条件适应性好等优点,而且销量也十分庞大。根据新华社报道,去年仅中铁装备一家的盾构设备年产能就已达到280台以上,累计出厂盾构780余台,先后出口新加坡、黎巴嫩、阿联酋、意大利、卡塔尔等18个国家和地区。
如今,国产隧道掘进设备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达到90%以上,并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三分之二以上的份额。谁能想到,就在十多年前偌大一个中国,居然没有一台现代化的复合式盾构机。
北方重工和中国中铁集团合作生产的沈重5号盾构机(来源:新华网)
三、从0到1000
盾构机对于地下隧道施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些年来我国的盾构机全面崛起。盾构机通常以一刀盘直径来决定来区分大小。通常以直径12米以上的盾构机称为“超大型盾构机”。我国盾构机从0到1000台,只用了12年。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国产盾构机强在哪里?
伴随着我国“基建狂魔”的发展历程,盾构机发展迅速。它集开挖、排土、碎石、出渣、支护、衬砌、封固于一体,可以实现隧道主体的一次性成型,已经成为地铁、道路穿山隧道,跨海隧道、引水暗渠等大型隧道建造方面的必不可少的装备,它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动化智能化的优势,并且不受天气的影响。
不仅如此,盾构机在中国生产、下线速度惊人:
2020年9月27日,中国超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号”在中国铁建重工集团长沙第一产业园下线。这台盾构机最大开挖直径达16.07米,整机长150米,总重量4300吨,是我国迄今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
国产第1000台盾构机成功下线(来源:新华网)
9月29日,具有国产盾构机发展历史上里程碑意义的事情值得铭记,中国中铁自主研制的第1000台盾构机,“粤海14号”在郑州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下线。这是一台直径为8.64米的土压平衡盾构机,将用于广东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
从0到1000台,大小兼容,销量连续三年领先!从2008年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机下线,到现如今盾构订单超过1200台、出厂1000台、出口21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知名的中国盾构行业领先者,支撑中铁装备快速发展、中国盾构机产业爆发的,正是创新创造。
回望14年前,中国盾构机还是0。
1997年我国花费数亿元引进了两台盾构机,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建设速度。但是从操作机器,到更换绞盘,包括日常维护都没有中国人身影,更别谈技术研发。
一旦出现故障,还得请这些西方国家的技术人员前来维修,和其他重型进口设备一样,在维修的时候这些从来都不许中国人在场。
在下线仪式现场,中铁装备党委书记、董事长卓普周说:“盾构机,实际上是中国人的‘争气机’!”。
是的,12年以前,盾构机的关键技术还被国外垄断,国内使用的盾构机严重依赖进口。不掌握核心技术,设备需要外国专家远渡重洋进行检修。昂贵的进口成本,低效的设备维护,耗时的跨国沟通,中国在盾构机的应用上处处受制于人,严重影响着中国基建的效率和发展。
四、中流击水
经过多年探索与努力,我国研发团队突破核心技术封锁,2008年研发制造了中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机——中国中铁1号,实现了从0到1的跨越。次年,中铁装备成立,在郑州建立了国内最大盾构研发制造基地,拉开了中国盾构产业化的序幕。
目前,国内的隧道掘进设备市场的占有率可达到90%以上,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三分之二以上的市场份额。
国内盾构机的六大主力分别是:铁建重工、中铁装备、中交天和、上海隧道、三三工业、北方重工,这六家成为中国6大盾构机领先企业。
中国仅仅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就能够发展到如今的地步,着实也是不容易,至于中国为什么没有直接生产出能够挖开17米直径隧道的的盾构机,我国的相关部门也进行了一番解释。并不是我们的技术达不到,而是当前没有这样的需求,如果真的有人下这样的订单,相信中国也能够造得出来。
“造中国人自己的盾构,造中国最好的盾构,造世界最好的盾构。”在中铁装备盾构车间的三句醒目标语,既是对中铁装备盾构机腾飞之路最真实的写照,也是中国工业自强不息奋斗史的缩影。
就在“粤海14号”正式下线同天,9月29日,中国最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长城号”在位于江苏常熟的中交天和顺利下线。“长城号”是中交天和自主研制的第9台超大直径盾构机。
2012年中铁装备第一台盾构机走出国门,成功应用于马来西亚。至今,中国盾构机先后应用到新加坡、意大利、波兰、澳大利亚、法国等世界各地,中铁装备2017年、2018年、2019年连续三年产销量世界第一。
2013年12月,中铁装备成功研制了超大断面矩形盾构,首次将矩形盾构用于城市下穿隧道和地下停车场的施工;2016年10月,为浩吉铁路白城隧道定制世界首台马蹄形盾构——“蒙华号”,应用项目荣获2018年ITA(世界隧道协会)“科技项目创新奖”,标志着中国在异形盾构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2018年,国内首台联络通道盾构机在宁波轨道交通3号线鄞南区间工程成功应用。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掘进机研究设计院副院长张帅坤就称“京华号”盾构机应用了常压换刀、伸缩主驱动、高效大功率泥水环流系统、高精度开挖面气液独立平衡控制等多项核心技术;同时还创新性地搭载了管环收敛测量、管环平整度检测、同步双液注浆等系统装置,自主和智能性更高,也更加的安全和高效。它出厂后将被应用于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建设工作。
正在加工的盾构机机身系统(来源:腾讯科技)
五、展望
“上天有神舟,下海有蛟龙,入地有盾构”,隧道掘进机可穿山越海,是集机械、电气、液压、传感、信息、力学、导向研究等技术于一体的高端装备。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盾构机是德国海瑞克集团生产的盾构机,其盾构直径最大可达17.6米,堪称盾构机中的“巨无霸”。第二大的是日本制造的“贝莎”号,其直径达17.5米,长度达110米,重量更是高达7000吨。我国新下线的京华号盾构机虽然还并非世界最大,但与其差距很小,而且技术十分先进。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华勇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盾构下一步将挑战18米直径的世界纪录,一个盾构机就有6层楼那么高。”
中国是世界上隧道及地下工程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地质条件和结构形式最复杂、修建技术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涌现出了以中铁装备为代表的中国隧道掘进机企业的佼佼者,诞生了中国最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世界首台马蹄形盾构机、世界最大直径硬岩掘进机等一系列标志性、创新性产品,并不断向世界最大、世界最小、世界首台发起冲锋,在世界隧道掘进机领域刷新中国高度。
2019年12月14-15日,中国举办“穿海域盾构地下对接及再制造高端论坛”,有专业媒体报道,中国盾构机每年出厂台数、拥有量、盾构隧道施工里程,都已经排名世界第一。
盾构机是技术含量较高的大型机械。论坛上首发的《中国盾构工程科技新进展》披露,从2015年底到2019年底,国内拥有盾构机台数从1000台(套)左右,迅速增长到目前的3000台(套)以上,这些盾构机分布在全国各地城市建设工地。
“近年来,中国盾构工程行业的发展与科技进步令人惊叹,宏伟的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应用于穿越长江、黄河与海域等隧道超级工程。”北京盾构工程协会理事长吴煊鹏说,中国盾构机每年出厂台数、拥有量、盾构隧道施工里程,都已经排名世界第一。目前全国在用各种类型的国产盾构机市场占有率达到90%以上,并出口多个国家。
六、结束语
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令世人瞩目,许多领域已进入全球一流水平,少数产业更是领先全球的,比如:大型工程中,专用于挖掘隧道的盾构机,以前完全依赖进口,现在已基本国产化了,而且水平相当高。
前面我们讲到,2018年3月13日,中国继“彩云号”之后,再次推出新款工具利器,专门为孟加拉国的公路隧道项目制造,其直径达到12.12米,全长94米,总重2200吨,比此前出口给该国的C13B护卫舰还要大上许多。它属于超大直径泥水气压平衡盾构机,也是我们自主研发的产品,更是首台出口的首台超大直径盾构机。
以前我们只能从国外进口盾构机,无法引进其技术,西方国家一直垄断着国际盾构机市场,更不许相关技术向中国输出了,没想到我们会快速突破相关技术难关,如今也就是刚刚满足国内需求,但是让西方不安的是,我们又要横扫海外市场,这与以前的情况类似,别人封锁我们什么,那么我们一定能突破,还能马上把它弄成白菜价,去与西方抢市场,这不是个例了。
中国装备制造业在近十年有长足的进步,与欧美先进制造业大国的距离更短了。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新能力,这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最好佐证。
中国为孟加拉国定制的卡纳普里河底隧道盾构机下线仪式(来源:新华网)
世界首台马蹄形盾构机、世界最大直径硬岩掘进机、中国最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中国首台教学培训用盾构机等一系列标志性盾构装置在我国诞生就是例证。
据悉,我国刀盘直径18米的盾构机即将制造下线,这台相当6层楼高的盾构机巨无霸也将再次打破世界纪录。
如今,国产盾构机已经广泛应用到许多工程中,高铁公路隧道、引水隧道,甚至一些国防工程都可以用到国产盾构设备,未来盾构机还将向未知地层掘进。
网友赞颂中国轨道交通视频截图(来源:新浪微博)
40年艰苦历程被浓缩成短短4分钟,中国城轨从“一无所有”到“世界第一”的超燃逆袭,看得网友们热泪盈眶。这些成就都归功于中国建设者们的努力,但先进的盾构机也立下了汗马功劳。
2021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我们将迎着新年的曙光,向着新的目标迈进!祝福祖国繁荣富强!
(本文数据来自新华网、新浪科技、腾讯科技、Wind资讯、工业与信息化官网等)
(本文图片已标明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