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老故事
当我拿到motorola razr并准备为他写一篇文章时,却发现怎么下笔都和之前评测产品的感觉完全不同。
往往我们会在各类新品的开箱、评测当中来享受科技带来的乐趣,来体会新奇的快感。世界好像发展的越来越快,每天都会有很多我们没见过的好玩的东西。我们在向前探索,也在努力不被飞快的时间抛弃。但是有些时候,我也会梦到2008年的夏天,一个初一的男生握着他爸爸淘汰下来的MOTO V3,躲在被子里彻夜和女同学发短信。那是他人生当中第一部手机。那时他无忧无虑。
12年过去了。当我拿起motorola razr时,我以为那年握着V3的感觉会扑面回来。但就像现在的我熬夜已经变成写稿一样,V3和那个年代终究是回不来了。我们努力不被时间抛弃,但是又不得不抛弃了太多东西。
razr长得很像MOTO V3,但是太长的时间已经让他完全不是MOTO V3。事实上他比V3更短,更宽,通体铝合金机身也进化成了三维成型康宁玻璃+一体铝框架。就连这个2.7吋的外屏,都已经要比V3当年2.2吋的主屏还要大了。这就是时间存在的最简单的证明,阔别已久之后,刀锋系列在努力追赶这个时代。
我很欣赏razr在追赶中所保留的机械感。前后壳的康宁玻璃手感温润,但是铝框的线条及质感又保留着刀锋系列的原汁原味。这是一种过去与未来在缠绕中所达到的平衡。
展开后那标志性的下巴还是会让人有一瞬间的恍惚。这种经典造型带来的视觉冲击力在与今天其他产品所遵循的简约设计风格的对比中来得更饱满。
熟悉的领航员
严格说motorola razr甚至有那么一点超前了这个时代。我们还没有太多的折叠屏产品,我们还没有太完美的折叠屏产品。
对于【折叠】这件事情,相比遥控器+pad的对折变换方式,我还是更喜欢razr这种在常规形态与便携方向上的选择。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因为我好像并不是很需要一部比手机屏幕大而又比iPad屏幕小的设备,并且把现在日益变大的手机想办法妥帖的揣进兜里在我看来倒是个很迫切的需求。“让折叠屏回归手机”,这是在翻盖手机时代曾经辉煌的品牌才有的浪漫吧。
事实上在razr之前我也没有体验过其他折叠屏设备,所以我最好奇的还是屏幕部分在折叠时如何抵消掉形变带来的延展性空间问题。看起来比较好理解的地方在屏幕底部,在完成折叠过程中底部的屏幕会有一部分向下的活动余量,防止屏幕堆积在转轴处形成褶皱。
至于转轴处的设计则更加复杂,可以明显看到的是在折叠后屏幕依然被拉紧,转轴上下两侧的屏幕稍稍下陷,给流畅且无折痕的折叠提供了空间。
整个开合过程也比我想象的要顺畅。复杂的铰链机构使开闭体验已经无限接近于翻盖机时代的经典机型了。得益于良好的闭合机构以及展开后的拉紧装置,多次开合之后razr的屏幕依然平整无折痕。
而在内外屏的定位上我也从razr 5G上获得了一些新的灵感。比如我们真的需要一些双屏手机吗?还是说我们需要的只是一块“副屏”就足够了?至少可以得知的是,我们所见过的双屏手机都没有太好的利用起在层级上属于并列的两块屏幕。
我和razr 5G的想法是一样的,我只是想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范围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这块2.7吋的副屏也并没有强挺着去承担更复杂的工作——我们可以在副屏上快速查看通知,回复微信,固定一些常用且轻便的工具类应用,日期,天气,计算器等,以及固定常用联系人。当然如果你想要的更多,它还支持内外屏无缝切换。
必不可少的当然还有从V3时代就是经典的副屏自拍功能。转动两次手腕可以快速唤醒自拍界面,AF自动对焦,同时针对人像进行针对性优化。
4800万像素,f/1.7大光圈,TOF深感相机辅助,这比任何前置自拍模组都直接。
完整降落
作为仅有的几款已经面世的折叠屏手机,razr 5G相比去年已经变得更加完善易用,而不再是略带一丝科幻属性的产品了。比如去年仅支持eSIM卡看起来未来感太过强烈,于是今年razr不仅支持了实体卡,更支持了9个5G频段和24个4G全球频段。以目前国内的5G普及程度来看,这款5G手机来的还不算晚。
配置方面今年razr也更有诚意,中端处理器765G加上8+256的内存配置,对于我这类不怎么打游戏的人来说可以接受。当然会有人问为什么没有骁龙865,为什么没有4000mAh大电池。受限于体积和机械结构,这些看似合理的要求实际上在razr上实现起来确实有些困难。看起来我们只好寄希望与科技的发展再快一些,处理器发热能在小一些,电池体积能再小一些。
还有一点,是相比去年的razr仍有待商榷的一次更新——指纹识别位置由正面改到了背部。在观感上正面确实更加完整,但是背部LOGO处的指纹识别区域相比正常手机来说要低上不少。对于习惯了之前背部指纹识别位置的用户来说,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了。
经历了2019年刀锋系列重生时的激动,2020年的razr依然令人兴奋。这样一款未来与经典的糅合体带来的体验区别于我们在体验其他设备时那种由新奇带来的惊叹,更多的是一种略平淡的熟悉感,结合着对新工艺的探索去一步步
的突破,去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