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有多香?之前毒少告诉过大家
5部手机可提炼1克黄金,1000公斤旧手机就能获得800克黄金
你们还没概念吧?觉得太少?
目前世界上最优质的金矿,同等重量也只能提炼出50克黄金
旧手机是它的25倍,你就知道这里有多香
普通的电子“便便”都这么香,如果是名牌电子的米田共呢?
例如:iPhone的便便,那就是厉害咯~~~
最近台媒爆料,国内某厂商的高管勾结台商以低价买进原应销毁的iPhone零组件瑕疵品
经简单加工后以原厂良品名义转卖,令苹果每年损失近3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10亿元)
国内某厂商第一时间对此事进行调查,无论报道内容是否属实,都愿以最严谨态度面对与查察
而国内某厂商后来又发声明,称否认报道的内容真实性
我们先不讨论报道内容是真是假,毒少就想知道到底是iPhone哪部分“便便”如此值钱?(以下内容通过引用并整理,内容不代表“放毒”的观点和立场)
事件中的台商三年前就从国内某厂商高管获得被弃置的iPhone后盖
收购回来的后盖经过加工方修复,再转卖给第三方iPhone维修机构
这些第三方iPhone维修机构大家也是会知道,例如私人维修店
一、高价卖给来维修的iPhone用户
二、把维修iPhone时攒下来的各种“正品苹果”元件、“原装货”元件,再拼装成“正品手机”,根据不同的成色以“翻新手机”、或“官换机”对外销售。
而这位台商收回的后盖,基本是iPhone X的玻璃盖板。
由于集成了一些电子元器件在上面,外面的所谓“高仿”、“精仿”厂商很难加工出同样的产品出来。
所以,苹果供应链里的所谓“B品”可修复料、“C品”报废料就比较值钱,这也是国内某厂商高管与台商都看中它的原因。
事实上,iPhone玻璃盖板废料处理的问题,早在iPhone4时代的时候就出现过。
iPhone4采用的白色玻璃后盖,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产业界要做出苹果要求的白色效果很难。
当时,iPhone 4白色很火,供不应求,有无良商家把iPhone 3拆解套在白色iPhone 4外壳卖出,一般小白完全看不出区别。
还有人翻国内某厂商的垃圾,甚至串通员工盗取白色玻璃后盖。
苹果知道各种iPhone 4拼装拼后,也是相当恼火。
这些事情也导致那时苹果生态混乱,拼装的iPhone不享受三包服务,让不少果粉不敢买iPhone。
而最近这些事情有点“死灰复燃”的情况?
iPhone单价高,偷龙转凤出售iPhone利润也是够滋味。
因为iPhone一直很保值,不管是苹果供应链流出的iPhone“废品”,还是市场回收的iPhone“废品”,都一直有着很好的行情。
虽然现在苹果用芯片级层面防伪,例如AirPods,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大家都能在某宝看到大量的山寨AirPods。
事实上,苹果自己也有回收部门,甚至有更先进的机器人代替人工拆解。
苹果设计了第二代iPhone拆解机器人用回零件回收,每小时可回收200台iPhone
被苹果拆机机器人拆解后的元器件,通过测试合格后,会重新被利用。
一部分组装成官换机出售,一部分成为官方售后的备件,还有的可重新发往供应链,组装成其它产品对外出售。
苹果的环保意识无疑是手机业界最好的
但如果那些非官方、非法回收用于拼装iPhone那就把回收的意义破坏了
毒少无疑赞成打击这样的行为
最后,给大家看看苹果的回收机器人,还是蛮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