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3.83亿人的信息遭泄露后,万豪又出现涉及520万名客人的泄露信息事件。
文/华商韬略 吴苏
不到两年,万豪集团却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
近日,万豪集团在官网公告称,集团旗下一家特许经营酒店的两个员工账号自2020 年1月中旬以来,可能访问了大量的访客信息。
公司预计,被泄露的信息可能涉及多达520万名客人,包括客人的联系方式(姓名、通讯地址、电子邮箱、手机号)、会员账户信息,其它个体信息比如公司、性别、出生日期等。
公告发出次日,万豪国际酒店股票大跌6.6%,至69.87美元/股。最终,以69.15美元/股收盘,跌幅达7.57%。
要知道,万豪集团上一次信息泄露,发生在2018年11月。当时,万豪集团旗下喜达屋酒店一个多达5亿名顾客信息的预订数据库被黑客入侵,其中约有3.83亿人的信息遭泄露。
这次攻击,被认为是自雅虎宣布约30亿用户的信息被黑客窃取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
部分客户甚至对万豪酒店提起诉讼,索赔125亿美元。
与此同时,英国数据隐私监管机构宣布,万豪酒店集团将因违反欧盟GDPR(通用数据保护条例)条例被罚款近9900万英镑(约合1.24亿美元)。
如果说被黑客入侵,属于外部攻击,那么最新的信息泄露,则是典型的“家贼难防”。
屡次出现信息泄露,说明个人数据被别有用心者“盯上”,更说明万豪集团的内部管理与数据防控都存在巨大漏洞。
最尴尬的是,尽管身为全球最大的酒店集团,2019年总营收209.72亿美元,但眼下,万豪集团恐怕没有足够的实力去加强内部管理。
数据防控也是一项需要加大技术投入、长期运营的工程,要重新部署,费时、费力、费钱,万豪同样“顶不住”。
造成这一“尴尬”的主要原因,是疫情。
疫情下,全球酒店业大受冲击,连万豪这样的国际巨头也撑不住,以至于要“断尾求生”。
先是高管降薪。
美东时间3月19日,在投资者会议上,万豪表示,集团执行总裁兼董事局主席比尔·万豪和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苏安励将不再领取2020年余下时间的薪资,高管团队也将降薪50%。
万豪预计,这些削减成本的措施,将使公司2020年的日常和行政支出至少减少1.4亿美元。
接着,便是裁员传闻。
3月下旬,媒体报道,受疫情影响,万豪集团计划裁员千人。对此,万豪方面回应称,裁员消息不属实,但公司将会对公司数千名员工“放假”。
在酒店层面,万豪集团也采取临时应急计划,包括关闭部分餐厅,减少当班员工,关闭部分客房楼层甚至可能暂时关闭酒店。
然而,忙着“自救”的万豪,却似乎看不到明确的止损时间。3月19日,万豪发布的公告披露,2月份,集团的总营收大幅下降,亚太地区的营收平均下降24.7%,其中大中华区下降52.1%。
正是受疫情、降薪裁员、信息泄露等事件影响,媒体称,万豪国际的股价自今年年初以来,已经累计下跌超58%,市值下跌超2000亿元。
如今,“活下去,活得久”,显然成了万豪要首先直面的问题。
一一END一一
图片均来自网络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