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网商记者 汪帆 贡晓丽
在全球迈入数字化社会的关口,新型基础设施怎么搭建,才能让政府企业组织乃至个人,像使用水电煤一样用云,加速进化出自己的智能?
9月17日,2020云栖大会,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给出了一朵不一样的云——阿里云进入2.0时代,飞天云这个“超级计算机”,将装上数字原生操作系统,像Windows让电脑走进千家万户一样,让人类和云计算的交互更加容易,将云普及给更多企业和个人。
为了加速实现这个目标,阿里巴巴还发布了第一台云电脑无影,这是一台长在云上的“超级电脑”。
至此,数字原生操作系统两大战略浮出水面,云钉一体,让应用开发更容易;云端一体,让万物皆有算力。
此后,无论你是网店老板还是B站UP主,又或者单纯只是一个游戏玩家,都将用上可感可触,上手容易还便宜的云计算。
要理解阿里云2.0,还得从11年前写下的第一行代码说起。
IT时代,美国开创了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几乎定义了数字经济的所有定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摩尔定律。
摩尔定律,常被引申为“用一美元所能买到的计算机性能,每隔18个月翻两番。”
这种迭代定律简单粗暴,就像“力大砖飞”一样,用更便宜更好用的计算机技术,踹着全球经济经历了一轮轮野蛮生长。
先是PC(个人计算机)硬件成本一路走低,接着出现了Windows这样的预装操作系统,当家庭用户拥有了更友好的数字入口,PC开始走入千家万户,进而带动了消费电子、软件、互联网等行业的兴盛。
而随着芯片小到足以装入手机,智能手机成为门槛更低的计算终端,这次普及速度更快,又带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繁荣。
与此同时,人类数字资产的积累,也在呈指数系数增长。
谁都不想入宝山而空回,然而数字资产的宝藏很难打开,就连初窥门径,也要调用天量算力,不然就成了管窥蠡测。
遗憾的是,算力需求水涨船高,硬件迭代速度却不太给力,PC机早就撑不住了,所以发展出了小型机,小型机没多久又撑不住了,接着又有了大型机……
最早挖开数字经济泉眼的那波人,万万没想到,头口水的滋味竟是苦的,苦就苦在无处不在的计算瓶颈。
阿里巴巴当时就遇到了这样的危机,几亿用户在淘宝剁手,在支付宝转账,都需要海量算力记忆计算,可是业务跑得正欢,基础设施却时不时拖下后腿——传统计算架构既不好用,又毫无性价比可言,需求倒逼之下,阿里云头也不回地走上了分布式计算的道路。
分布式计算,简单来讲,就像把一台计算机干的活,分割成小目标后指派给多台计算机,最后大家再一合计,快速高效。
2009年,阿里云写下飞天平台第一行代码。
从此,风雨晨昏人不晓,个中甘苦只自知,十年坎坷,按下不表。
坚持到现在,阿里云已连接起物理世界和赛博世界,跻身全球云计算3A之列(亚马逊AWS、微软Azure、阿里云)。
毫不夸张的说,是阿里云让IT基础设施从主机时代升级到分布式时代,并让云平台成为了社会化公共基础设施,为各行各业全面拥抱数字化的将来,创造了计算产业的新定式。
这十年间,几乎所有超级APP都诞生在云上,只是计算落足于生活,却发生在云端,现实生活中,人们几乎意识不到,云计算已经到来,且成为我们生活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阿里云的做法,就像是开凿了一条大河,大家可以取水,也可以引水,全凭自己需求。
然而,正如张建锋今日所说,在阿里云1.0时期,云就像是一个“DOS系统的计算机”,人们需要掌握一套复杂的代码指令才能运行。
这便导致一些企业不敢上云,就像不通水性的人,从不敢轻易接近大河。
大河需要一个接口,就像标准化的自来水管网,管道入户,随开随用,这就需要一个更完整、更好用的云计算平台。
阿里云最先找到的接口是“云钉一体”,把钉钉作为上云的软件入口。
此举甚妙,因为钉钉上有海量需求,1500万个组织中,95%是中小企业。
对那些畏惧上云的小企业来说,如果从使用钉钉开始接触云计算,就变得容易了许多,可以先用钉钉、在钉钉上开发应用,再整体上云。
一场疫情,意外加速了数字经济发展的进程。
在浙江,卫健委在钉钉上仅用一天就搭建出一套新冠肺炎联防联控平台,为疫情公共服务和管理提供了信息武器。
在郑州,岐伯山医院项目在短短6天内上线了50多个业务子系统,部署40多大类、共计700多套各类信息设备,实现新冠肺炎患者从建档、诊疗到康复的全流程智能化管理。
还有3天上线,7天铺向全国的“健康码”。
到了今年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超过1000万企业在钉钉上开工,开视频会议、考勤排班、健康打卡、保持供应链顺利运转,实现在线远程数字化办公。
没有技术能力的中小微企业,惊喜地发现,在钉钉上用“拖拉拽”的方式,就能建立自己的企业应用,
政企组织的工作人员,点开手机里的钉钉应用中心,就拥有了管理一家企业、管理一座城市的新方式。
基于云钉一体的全新应用开发平台,立白、东方希望、太平洋保险、广东农信等企业,都开发了数百种乃至上千种企业应用,这款复工复产神器,深刻改变了企业运作的方式。
比如东方希望集团,就在钉钉上建立了全集团统一的移动办公平台,并在这个办公平台上开发了52个钉钉微应用:覆盖了eHR、MES系统、出勤情况统计、待办审批、点餐、行政派车、合同管理、考勤审批、设备管理等功能。
用过的人都说,在钉钉上开发合适的小程序,“就像在手机应用商店下载安装一样简单”。
钉钉不只降低了阿里云的门槛,也让阿里云更为具像化。
科技赋能,这个平时看似遥不可及的概念,从未如此切实可感。
而在今天的云栖大会上,阿里云更进一步,正式从1.0升级为2.0,为飞天云平台装上了数字原生操作系统,这让2.0的阿里云就像一台“Windows系统的计算机”,人们不需要懂代码,点一点图形界面,就能搭建自己的应用。
“操作系统一个很典型的特征,就是我自己做掉一部分东西,大家可以在上面做更多东西。”张建锋说。
疫情期间,阿里云和钉钉要在短短几天内快速响应需求,意味着应用不可能从代码写起,需要提前预备好许多模块化的功能组件。
正因如此,对代码一窍不通的人,也可以像搭乐高积木一样搭出自己想要的应用。对云毫不了解的企业,也可以快速实现定制化的数字转型。
“今天有了这个新型的平台,可以让更多的企业和组织,不需看懂代码,就能具备云化、数据化、智能化、移动化、IoT的能力,让云可以像水电煤一样普及。”张建锋认为,升级2.0之后,云将深刻改变企业组织的形态,不单让企业信息系统变得更加敏捷和智能,更能增强组织间的协作,带来高效的社会化大协同。
张建锋认为,这是数字化升级的必由之路,让企业组织更加智能,真正迈入数字化的社会。
阿里云2.0的目标,是为人类和云计算的交互,提供一种全新模式,让云更加易用,让应用开发更加容易。
为了加快实现这个目标,阿里云在云栖大会上还发布了一款重量级产品,提出了一种颠覆性思路。
如果手机钉钉还不够用,我们是不是必须买台办公电脑?
阿里云让人们多了一种选择。
2020云栖大会上,张建锋展示了第一台云电脑“无影”。
这是一台长在云上的“超级电脑”,在本地没有主机,硬件设备都集中在云端的数据中心里。
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登录指纹ID,将一张只有名片大小的C-Key连接到电视机、电脑屏幕等任何显示设备上,就可以进入专属云电脑桌面,访问各种应用和文件。
因为计算、存储均在云端,无影云电脑支持无限扩容,单应用资源可弹性扩展至104核CPU、1.5T内存,可以轻松应对例如动画渲染、制图设计、软件研发等高性能计算需求。
同等性能下,无影云电脑价格只有传统PC一半,还支持无限升级,不需要3-5年就淘换一次,而且所有数据存储在云端,不怕丢电脑,更不怕感染病毒,与阿里云数据中心享有同级别的安全防护能力。
由于采用阿里云自研的“云流”技术,无影云电脑能在2K@60HZ蓝光画质下,将数据下行延迟控制在70ms内,在办公网络环境下的使用体验非常流畅。
虽然无影云电脑目前仅向企业办公市场发售,但张建锋也补充说,下一步或将向个人用户提供服务,“未来,家庭里需求会更大”。
“算力从线下迁移到云端是大势所趋,这一点不仅在数据中心上发生,在端上也会发生。”张建锋说,PC电脑利用率非常低,未来每个人都可以在云上拥有一台超级电脑,想用就用,不用就暂时归还到云里。如果云电脑被广泛使用,可以减少50%以上的算力浪费。
推出云电脑,阿里云或许还有面向未来的更深考量。
比如,未来计算是不是必须限定在终端设备?
如果一部分高性能计算可以从终端迁移到云端,云电脑甚至云手机,在计算的世界里,是否会贡献一种全新的进化路径?
这番考量,意义重大。
进化通常没有明确目标,谁也不知道自己未来会变成什么样,也不知道自己会去向何方,只需专注于当下,不停创新与优化,不断顺应环境变化,就能在时间的长河中,慢慢进化成最好的存在。
这也是阿里云自我生长的究极奥义:超越自我,不断颠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