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客优

1234
新一代“人造太阳”首次放电,中国核聚变能开发新突破
2020-12-05 来源:第一财经 阅读:533

中核集团向第一财经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12月4日14时,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HL-2M)在成都建成并实现首次放电,标志着中国自主掌握了大型先进托卡马克装置的设计、建造、运行技术,为中国核聚变堆的自主设计与建造打下基础。

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是中国新一代先进磁约束核聚变实验研究装置,能实现高密度、高比压、高自举电流运行,是实现中国核聚变能开发事业的重要依托装置。

该项目于2009年由国家原子能机构批复立项,由中核集团西南物理研究院自主设计建造。

“人造太阳”是可控核聚变装置的俗称。一直以来,可控核聚变技术是世界各国争相研究的热点之一。核聚变反应是太阳能量的主要来源,建造可控的核聚变装置将帮助人类实现对这一能源高效利用,“人造太阳”的科技突破则将为人类带来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

美国科普杂志《科学美国人》曾撰文指出,利用可控核聚变反应可能有望解决当前全球变暖的问题,核聚变能量将消除人类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并克服可再生能源不稳定性的缺点。更为重要的是,核聚变能源将不会像核裂变一样产生危险的核辐射。同时,自然界中存在大量核聚变所需的原料,海水中氢的同位素将取之不尽。

据中核集团介绍,HL-2M装置是实现中国核聚变技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将使中国堆芯级等离子体物理研究及相关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中国携手世界核聚变能开发的国际合作平台。

中国核能发展实施“热堆-快堆-聚变堆”三步走战略中,将聚变能作为解决能源问题的最终一步。开发核聚变能不仅是解决中国能源战略需求的途径,对中国未来能源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当前,全球多个国家正在开展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下称“ITER”)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大科学工程,也是迄今中国(2006年)参加的规模最大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其目标是七方共同建造一个超导托卡马克型聚变实验堆,探索和平利用聚变能发电的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可行性。

公开资料显示,国际聚变能组织项目造价约200亿欧元,目前组织直接工作人员约850人。

据中核集团西南物理研究院副院长段旭如此前向媒体表示,中方承担了(ITER)计划约9%的部件研发与制造,并取得了多项重要进展,项目计划于是2025年建成,项目对快速提升中国核聚变研发水平意义重大。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 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林春挺
道客优(www.daokeyou.top)提醒:本网站转载【新一代“人造太阳”首次放电,中国核聚变能开发新突破】文章仅为流传信息,交流学习之目的,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凡呈此道客优的信息,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转载信息的完整性,如原作者对道客优转载文章有疑问,请及时联系道客优,道客优将积极维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