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客优

1234
重回发行价后,小米的实力能否支撑起高市值?
2020-07-21 来源:搜狐科技 阅读:536

出品 | 搜狐科技

作者 | 张雅婷

编辑 | 杨锦

7月10日对于小米来说是个不平常的日子。凌晨0点39分,雷军发了一条微博:“Just beat it”,评论区有网友将之翻译为:“干就完了!”

令雷军深夜发出如此感叹的,是7月9日收盘后小米股价一度逼近上市发行价,雷军用两年时间终于带小米走回了“起点”。

(数据来源:老虎证券)

“走回起点”对小米来说并不容易。虽然雷军曾承诺“要让在首日买入小米公司股票的投资人赚一倍”,但市场表现不尽人意,小米上市即破发,并在之后一路走低,2019年9月,小米股价一度跌至8元左右,相对发行价来说已然腰斩。

今年,小米的故事似乎出现转机,一季度财报发布以来,小米股价开始有回升迹象,并于近日回到发行价。6月30日以来,小米股价累计涨超30%。

令被套牢的股民感到欣慰的是,在小米上市两年的2020年7月,手中的股票最近终于解套了,但也有中途割肉卖出的股民们悔不当初。

网络平台上一位“米粉”自述:“2018年小米集团上市当天购买,这是我人生的第一只股票,2020年卖出,套了我一年半,割肉亏损8万人民币。发帖,留作纪念,证明自己是多么愚蠢。”

小米股价上涨,是各个方面因素叠加影响的结果。一方面,搭上了“牛市”的顺风车,市场的积极情绪在全球蔓延。另一方面,是由于小米自身业务的发展,比如海外市场的增长、IoT和互联网业务的增长。再者,还有小米宣布大规模回购股票的利好信息驱动。

虽然资本市场目前相对比较认可这些积极因素,但是,面对二季度印度市场出货量同比下降48%,智能手机业务在国内市场被华为、OV蚕食,以及依旧过低的净利润率,小米能支撑起现在的高市值吗?

2017年2月,雷军在小米年会上制定出新目标:“10个季度内,国内市场重回第一!”。然而,现在离10个季度的期限只剩一个月,雷军重回国内市场第一的愿望恐怕要落空了。

在手机技术发展速度减缓的大趋势下,面对新的挑战和激烈的竞争,年初,小米宣布将“手机+AIoT”战略升级为“5G+AIoT”,并且追加了400亿元用来发展小米AIoT,可见新战略在雷军心目中的地位。

对于小米对未来市场的判断,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飚向搜狐科技表示:“近似于苹果,苹果公司也正在逐渐转移发展重心,他们有意识减少了手机的研发人员,重心瞄准了耳机、眼镜、手表等IoT产品,发展速度快过许多中国厂商。”

孙燕飚认为,小米IoT和互联网业务的发展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那么,小米能凭借“5G+AIoT”创造新的历史吗?

业绩、回购、“牛市”合力拉动,米粉终“解套”

前两周,各大新闻媒体宣布牛市来临的利好消息,满屏的红色数字和曲线让人抵挡不住股市诱惑,以至于出现了投资者排队开户的盛况,券商交易软件卡顿、宕机。

十年前,在“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的时代,小米乘着移动互联网的风口一跃而起,十年后的今天,搭上“牛市”的顺风车,小米股价一路飘红。而更为直接的利好消息,就是小米6月份宣布回购不超过10%公司股份。宣布消息的第二天,小米股价涨超9%,创五个月以来新高。

2020年以来,小米已经多次进行股票回购,4月的两次回购共耗资约5亿港元。作为一家擅长资本运作的公司,上市以来小米集团共进行了41次回购,回购金额高达32.95亿港元。

在股价被低估或市场低迷时,抛出回购计划是为了稳定投资人信心,但“回购”是“治标不治本”,积极稳定的市场预期还得依靠公司业务的强势发展。

小米2020年以来的表现不乏亮眼之处。小米2020年一季度总收入为497.02亿元,在疫情影响下,小米仍然保持同比增长13.6%。经调整净利润23亿元,同比增长10.6%。

(制图/搜狐科技)

营收占比长期超过50%的智能手机业务方面,一季度财报显示,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为2920万部,收入达303亿元,同比增长12.3%。

为小米智能手机业务提供动力的是海外市场。由于疫情和美国管制,华为在海外手机市场举步维艰,小米反而有“东边不亮西边亮”的趋势,尤其是在西欧和印度市场。

疫情期间,欧洲部分地区封锁严格,小米靠着强大的在线营销手段在西欧手机市场发力。在西欧市场,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79%,市场份额达到10%。而在印度,小米已连续11个季度位居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第一名,其在印度市场的手机销量占整体销量的三分之一。

“疫情影响下,线上市场快速拓展,擅长线上营销的小米可能又迎来了新的这种发展的契机。”孙燕飚对搜狐科技说道。

根据Canalys公布的Q1全球智能手机出货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小米虽然位居第四,但出货量有9%的增长,而三星、华为、苹果三大巨头的手机出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最多下跌18.9%。

而小米此次股票回暖,也可以从券商研报评级的变化看出一二。

3月10日,JP摩根(摩根大通)给小米的股票评级为“卖出”,目标价9港元,但到了5月18日,摩根大通将小米集团评级上调至中性,目标价12港元。

5月21日,高盛发研报,将小米目标价由12港元提升19%至14.30港元,维持“买入”评级。高盛认为,小米总收入497亿元人民币,比彭博预测高出4%,三项业务均有稳健增长。

但为什么财报发布后,小米股价没有立刻明显的上涨?“最近小米股票的明显涨幅,是因为最近大盘上扬,财报发布后小米股价只是产生了回升的迹象。”孙燕飚向搜狐科技解释道。

互联网业务增长迅猛

如果说智能手机业务代表了小米的现在,那么IoT和互联网业务则代表了小米的未来。梳理上市以来,三大业务占总营收的比例,我们可以看到,小米互联网和IoT业务的发展。

(小米三大核心业务占比 制图/搜狐科技)

今年一季度,互联网业务的收入增速带给了我们惊喜,收入同比增长 38.6%,环比增长 3.6%。而且,小米的互联网业务毛利率非常高,长期在60%的水平上下浮动,如果可以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速,可以进一步弥补硬件低毛利的不足。

(制图/搜狐科技)

“近两年,小米互联网收入毛利占比的提升,这说明它的净利贡献的占比在提升,这个曲线跟苹果是非常相似的。换句话说,依据互联网公司的这种发展轨迹,商业模型可以形成利益的闭环的。”孙燕飚向搜狐科技的记者表示,苹果公司发展的例子证明了小米模式的可行性,其互联网服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IoT与生活消费品业务方面,一季度收入130亿元,实现了7.8%的同比增长,环比减少33.4%,占总收入的比例为 26.1%。

该业务收入的表现不佳,主要是因为大家电等产品的销售和生产受疫情影响较大。一季度财报显示,占 IoT 产品收入三分之一的智能电视及笔记本电脑收入为46亿元,同比减少8.2%,环比减少 41.4%。

除了疫情等不可抗力,上市以来,IoT产品带来的营收都保持着良好的增长态势。截至今年的一季度,小米 IoT 平台已连接设备数达 2.52 亿部(不含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同比增长 42.6%,环比增长 7.3%;拥有 5 件及以上设备的用户数达到 460 万,同比增长 67.9%, 环比增长 12.2%。

(制图/搜狐科技)

小米IoT和互联网业务发展迅猛,且拥有高于智能手机的毛利,为小米的业务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今年5月,花旗重申小米“买入”投资评级,并上调目标价。

5G与印度市场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良好的增长趋势并不能掩盖小米业务目前面临的种种难题。曾经在9港元买入小米股票、12港元卖出的石涛(化名)告诉搜狐科技的记者,此前买入是因为当时小米出货量是国产top3,在印度销量很好,并且个人认可其供应链整合的价值。

但石涛目前并不打算长期持有小米的股票。“现在许多国家在抵制中国制造,尤其印度市场,个人觉得对小米有影响吧。另一个是我觉得整个大环境涨的太急了,很多是短期货币政策的原因。”

石涛的想法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部分中小投资者的心理,虽然小米的股价涨回了发行价,但并不认同长期持有的价值。并且,他的担忧也从侧面反映了小米如今面临的危机。

根据Canalys的最新数据,由于新冠疫情影响,今年二季度印度的智能手机出货量骤减48%至1730万台,小米是印度市场的领导厂商,占整个市场31%的份额,但二季度其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530万台,出货量同比下降48%。

前不久,印度在社交媒体上提出“抵制中国产品”的口号,印度官方将59款中国App下线,印度政府最近还宣布的了“ Aatmanirbhar”(自力更生)计划,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无疑为小米的印度市场开拓蒙上了一层阴影,一旦在海外市场中占比约50%的印度市场失守,对小米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

而小米的自身手机业务发展,也依旧危机重重。在国内的智能手机市场,小米遭到了华为、vivo、OPPO的多方压制。根据Counterpoint的调研数据,小米在Q1 2020同比下滑35%,市场份额只占9%,而华为是唯一保持6%同比正增长比例的厂商,并且市场份额逼近40%。

5G手机方面,个推大数据分析了5G手机细分市场情况,从品牌分布来看,华为 5G手机占比72.2%排第一,而小米只有2.9%的占比。

同时,小米以智能手机为主的硬件业务获取了用户,贡献了大部分营收,但是毛利率非常低。根据天风证券的研报数据显示,虽然以手机、IoT设备为主的智能硬件在营收中占比超过80%,但毛利率大部分时间都低于10%。

这就意味着,小米要想不亏本,就必须保证互联网业务的高增长,否则小米还是难保“互联网公司”的头衔,不得不进一步加大对硬件的研发投入,建立起智能硬件的核心技术壁垒,走硬件高毛利的路线。

但目前来看,小米的互联网业务占比依旧较小,能赚钱的业务仍处于发展初期,在“盈利难”的沼泽地里挣扎的小米,令不少投资者对其能否支撑起高估值还存在怀疑。

道客优(www.daokeyou.top)提醒:本网站转载【重回发行价后,小米的实力能否支撑起高市值?】文章仅为流传信息,交流学习之目的,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凡呈此道客优的信息,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转载信息的完整性,如原作者对道客优转载文章有疑问,请及时联系道客优,道客优将积极维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
推荐阅读: